频上热榜,南京凭什么?
☑全球科研城市,南京排名第六;
☑外籍人才眼中城市吸引力,南京位居全国第八;
☑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3报告,南京位居全国第六;
☑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南京连续四年排名全省第一;
……
热榜密集发布
南京频频上榜
细看最近密集发布的这些榜单,每个都颇有含金量。
给出南京全球科研城市第六位次的,是全球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自然》增刊《2023年自然指数-科研城市》。
自然指数是一份国际公认的、能够衡量机构、国家和地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高质量研究产出与合作情况的重要指标,在全球范围内有很大影响力。
其排行榜是基于全球主要城市和都市圈2022年在自然指数追踪的《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细胞》(Cell)等全球82种顶尖自然科学期刊上的科研产出情况,加权统计得出。
在最新的全球科研城市排序中,全球科研城市前10强分别为:北京、纽约都市圈、上海、波士顿都市圈、旧金山湾区、南京、巴尔的摩—华盛顿、广州、东京都市圈和武汉。
“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发布的中国城市外籍人才吸引力指数,南京位居全国第八。
这个排名,是由在中国工作、生活的外籍人才一票票投出来的,投票者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图灵奖获得者、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得者等全球顶尖人才。
该评选是我国唯一一个完全由外籍人才参与评选的引才引智“中国城市榜”,已经逐渐成为衡量一座城市开放性、包容性、成长性、国际化的重要标尺。
“中国创新人才指数”则是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后发布的全国首个以“创新人才”为核心的量化评价体系和研究成果。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3报告通过9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对58个城市和100所高校的创新人才发展水平进行量化评估。南京在创新人才指数(城市)榜单位列第六,与2022年排名持平,较2021年排名上升一位。
再从全国看向省内——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年度绩效评价工作自2016年起实行,通过上报年度统计数据和年度工作总结、定量计算评价、专家定性评价和地方管理评价等,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年度绩效评价。
2022年度全省共696家单位参评。近日省科技厅公布的结果显示,10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被评为优秀(A类)等次。其中,南京地区39家,占全市参评总数的34.8%,占全省获优总数的38.2%,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
所谓科技企业孵化器,即以服务大众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培育企业家精神为宗旨,面向科技型创业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物理空间、共享设施和专业化服务的科技创业服务载体。
指标相互佐证
南京实力彰显
如果说一个排行榜可能有指标等偶然性,但连续多个排行榜上榜,则从不同角度相互佐证和充分彰显了南京强大的创新实力。
其中,全球科研城市排行榜单反映了南京的科技创新能力。南京在2015年时位居全球科研城市第19位,2019年至2022年曾连续四年位居第8。今年再上升2个位次,表明南京在这个赛道上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中国创新人才指数反映着南京的人才吸引力。南京拥有两院院士数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数在上榜城市中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排名靠前。2022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56万人。
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排行榜单,既体现了南京良好的创新环境,也体现了南京的国际化人才发展水平。自2010年起,南京已7次入选该榜中国城市TOP10。
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榜单反映了南京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南京已累计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236家,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获优秀数量连续3年居全国城市首位。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排行榜和相关指标之间其实存在着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
❖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是决胜未来的关键,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开放是创新的最佳滋养,城市对外籍人才越有吸引力,越有利于集聚全球创新资源;
❖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关键,科技企业孵化器为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从“实验室”奔向“应用场”提供了快速便利通道。
“南京高校、实验室很多,有很多人才,有很多新的想法可以做,开发新产品很快。”在2023南京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大会上,来自法国EGE公司的研发总监托马斯克鲁斯代表公司和江苏南极星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共同进行车用锂电池PACK电能与热能管理关键技术的联合研发。这是外籍人才青睐南京的一个缩影。
“我们2011年成立实体化公司至今,已孵化载体约9万平方米、孵化企业300多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占比达到40%。”此次获评优秀的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南京大学科技园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季青介绍,依托学校的科技、人才、信息等优势,科技园公司共享学校专业技术平台,建成了全链条的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这是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有力例证。
深耕科技创新
南京厚积薄发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南京频上热榜绝非偶然,实际上是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南京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不断提升城市创新发展能级。
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供图
今年以来,南京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建设,全面发展新质生产力,力争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率先取得新突破。
南京已先后印发实施“人才强市25条”“重点产业人才7策”两项人才新政,全面升级人才政策体系,全力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协同打造科技创新“主力军”,将南京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已启动实施2023年市级重大科技专项申报,单个立项攻关任务最高拿出1000万元资金支持创新,具体分“揭榜挂帅”“联合攻关”“面上攻关”三类进行。今年共发布了10个重点技术方向的“榜单”。还将落地改革任务,试行“揭榜挂帅”“赛马制”“里程碑考核”等新机制;对接全球资源,更大力度打造开放协同网络。
6月5日,“走进东大、走向未来,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活动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举行。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摄
今年来,南京已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并建立南京市校(院)地合作联席会议机制,制定《南京市校(院)地合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高校与地区发展深度融合,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放眼南京,一处处创新高地涌动着科技创新攀高逐新的澎湃激情。紫金山实验室进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序列,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运行,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研发生产的碳化硅高压电力电子器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科学院麒麟创新高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下一步,南京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努力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质加速,扛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使命担当。
(紫金山观察:南京日报社打造的南京第一时政公号)
往期精彩回顾
文:紫金山观察记者 张安琪
编辑:紫金山观察编辑 成雅